我的最愛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張愛玲-色戒vs李安



評論對象: 張愛玲-色戒 .深沈的痛苦的戰慄的撕裂 是李安的色戒 嘲弄的憐憫的透徹的看見 是張愛玲的色戒 色戒原著: 張愛玲 張愛玲的名字已經進入了文學史, 不論是她的風格,筆調,甚至她的人生。 現在,她的生命也以某種姿態棲息在世界名導李安的腦頁裡面 進而沁潤了每一雙熱愛電影的眼睛在色與色之間,你看到的是我的身體還是心靈?

 在戒與戒之間,我看到的是你的眷戀還是捨棄?

 剛剛看完了色戒 整個人還陷溺在電影裡巨大的痛苦裡 心裡糾結在王佳芝被行刑前那凜然卻又了然的眼神裡 情緒鬱積在緊繃卻又蠻狂的性愛肢體上 巴不得趕快看到色戒的原著 本來以為 那一舉手 一投足 便是張愛玲筆下的王佳芝了 張愛玲擅長描繪女子的心理底醞 那樣的幽微悽創 用一個時代的爭權奪利來陪襯 是夠殘忍了 但更殘忍的是,王佳芝必須見到那樣的殺戮 殘忍的是王佳芝必得用自己純潔的身體來交換 可是當我真正看到張愛玲的筆 那麼輕輕悄悄的劃過大時代的頁梢 不只是這一劃, 連王佳芝的筆都是淡極的 我便知道了 張愛玲的色戒 和李安的色戒 看似同一個故事 同一個層次 其實是不同的 那使我想起 張筆不是向來都是如此嗎?

除了再生緣裡頭還有點愛情的影子, 其實張愛玲寫的愛情 始終不是戲劇小說裡面那種伯拉圖式燃燒青春燃燒生命的戀愛 而是屬於真正的塵世裡 那小人物裏的小情小愛 有點虛榮的,有點兒含混的,有點兒理不清的, 所以張愛玲寫著: 那,難道她有愛上了老易? 她不信,但她也沒辦法斬釘截鐵的說不是,因為沒戀愛過, 不知道怎麼樣就算是愛上了。

從十五六歲起她就只顧忙著抵抗各方面來的攻勢, 這樣的女孩不太容易墜入愛河, 抵抗太強了,有一陣子她以為她可能會喜歡鄺裕民, 結果後來恨他, 恨他跟那些別人一樣。

 跟老易在起那一兩次總是麼提心吊膽, 要處處留神, 哪還去問自己覺得怎樣? 那是什麼支撐著這樣一個王佳芝去做這麼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呢? 不是愛情了 那是什麼呢? 是氛圍吧 是時勢吧 就那樣演完愛國劇 大家鬧著瘋了的情緒 把自己推向時代的前頭 可說是時代 不就也是一些人物小小的鉤心鬥角喜怒哀樂的聚合 卻被喧嚷成多麼偉大的時代 而自己也莫名其妙在這偉大驚心動魄的緊張賠掉了性命 但到了李安的鏡頭下

含混的感覺變成聖潔的愛 義無反顧的愛 即便是一點點的憐憫——快走 在張寫是:

他的側影迎著檯燈,目光下視, 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 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 這個人是真愛我的, 她突然想, 心下轟然一聲, 若有所失。 …… 『快走,』她低聲說。

 在李安的鏡頭下 卻多少是對鄺裕民真愛的悵然若失 對易先生憐惜的真誠回報 映襯起大時代的殺戮格外引人寒顫 可在張卻只是 一念之間 一景之觸。 但一念之間一景之觸卻寫透了人性 如果說李安的色戒深沈感人 那麼 張愛玲的色戒 卻是把芸芸眾生的本來樣貌 如假包換地洩了底了。

最高興的是 一百多元 我不僅買到了張愛玲的色戒 還買到了她的原稿 本以為看原稿沒像印刷那麼順 因為是手寫又有刪改 可是沒想到看起來確有另外的感動 好像張愛玲對著你寫故事一般 還可以去猜測張愛玲劃掉的那部分是什麼 真的讓我領受了一種從來為有的閱讀經驗 好棒 像在燈下喝了一杯餘香繚繞的咖啡。

劇情一九三八年,中國正值多事之秋。

一群愛國青年在香港組成話劇團,為國家募款抗戰。劇團團長鄺裕民(王力宏飾)對汪精衛等一眾漢奸極為憤恨,當他得知汪手下的一個特務頭目易先生(梁朝偉飾)身在香港,決定夥同團員,展開暗殺行動。易先生機警精明,等閒之輩難以接近,唯一缺點是好女色;團員決定以美人計對付易先生:由劇團台柱王佳芝(湯唯飾)假扮香港貴婦,先與易太太混熟,繼而藉機色誘易先生,從中製造暗殺機會。王佳芝憑著美色與演技,成功吸引易先生的注意。易先生首次與王佳芝單獨約會後,即亦步亦趨地跟著王佳芝回家,而團員亦早已在屋內持槍待命;可惜到最後關頭,易先生没有入屋,暗殺行動功虧一簣。

團員認為王佳芝缺乏男女經驗,有礙色誘行動,王佳芝不惜犧牲自己,與劇團中唯一有男女經驗的團員梁潤生發生關係。此舉不但斷送她和鄺裕民之間的一份幽微感情,更意想不到的是,易先生突然接獲任命,須撤離香港,暗殺行動遂宣告失敗。

兩年後,香港淪陷,王佳芝遷往上海,重遇鄺裕民,可惜往日的微妙感覺已蕩然無存。鄺裕民重提暗殺易先生的行動,王佳芝黯然答允。這次王佳芝與易先生的私情火速地發展起來,暗殺計劃似乎進行得比上次順利。

這夜,王佳芝假意與易先生逛珠寶店,其實早已通知槍手埋伏。就在這時,易先生竟向王佳芝送上鑽戒,眼神中更閃過一絲深情;這個一閃即逝的眼神瞬間令王佳芝深深震撼,此刻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對易先生所演的戲是假,但情卻不假。奈何,這場戲終須有一個結局:一個無法承受卻必須承受的結局……

劇中討論最多的是迴紋針式性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