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愛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泡泡公寓四人行


這是這次看到最精采的以色列片,題材多元化,而且調性不會很冷冽或是悶的調性
愛情的部分都拍得很可愛,不管是以色列男(諾安)與阿拉伯男(艾斯拉),以色列CC男(亞里)與以色列性感危險男(高頓),還是以色列性感女(LULU)及以色列害羞男,拍出了很多種面向的愛情關係,不過重點還是在於第一對。因為他們碰觸到的不僅是回教世界難以接受的同性戀情,而且還牽扯進更複雜的以巴仇恨,似乎有點像羅密歐與茱麗葉,兩家是世仇難以結合的悲劇故事。



這種一觸即發的緊張衝突在電影一開場就暴露出來。曾在【我的軍中情人】表現優異並獲得以色列影帝榮銜的歐哈克諾勒(Ohad Knoller)在邊界駐守,目睹了以色列軍官對巴勒斯坦人頤指氣使的氣焰,然而自己出手幫忙臨時分娩的巴勒斯坦孕婦但還是救不回早夭的嬰兒時,好心竟被圍觀的巴勒斯坦激進份子指為兇手,那種根深蒂固的仇視心理,立即躍然銀幕,讓「對立」有了強烈的註腳。也讓我們輕易接受他為何寧可回到唱片行與音樂同在,或是和住在同一間公寓的好友談心廝混。這一同一異、一男一女的室友,從失戀、釣人、嗑藥到抗爭,為影片提供了相當大的張力。譏諷的時候,它可以有【慾望城市】、【六人行】那種自由活潑又自我解嘲的幽默,大膽去碰觸女室友老是遇人不淑、上了床就被甩的宿命,也藉機修理了男異性戀沙文主義的驕傲;同樣的它也無畏於呈現花枝亂顫的男室友到處尋找Mr. Right但直指很多男人根本「表裡不一」(尤其是陽剛與陰柔的內外差異)的現實。這當中的幽默不僅讓我們看到同異性戀者融洽相處的可能,也勾勒出了一個接近現實但我們十分陌生的台拉維夫。

影片120分鐘,前面90分鐘輕快,但也有一些緊張的部份,尤其是在檢查哨的部份,以色列軍官及巴基斯坦人總是劍拔弩張。其實這樣的畫面,在這兩年內接觸的電影中,不管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實在是看滿多的,每部的感覺都一樣,就是嚴苛沒有人性的以色列軍官,用槍及政治權利欺負著巴基斯坦人。然後常常因為檢查哨的耽誤,損害到了許多巴人的生命及財產,其實以色列軍官們也不知道忍受了多少的白眼及恨意,但是他們是個軍事國家,一切以命令為最高準則。


至於我們的男主角則在溫柔與激情之外,深受國族主義附加在愛情上的苦痛。他的見義勇為、他遺落的物件,牽繫起了他和一個巴勒斯坦男人的愛慾,他們在原屬同一塊卻被政治給強迫分隔的土地上生活,對愛的追尋雖然把兩人拉在了一起,但即使敢面對自己的性向,身上所背負的歷史業障卻非愛慾情狂後抖落得掉的。當巴勒斯坦男人回到自己的社群時,我們發現他未來的妹夫正是片頭帶領污衊男主角的激進份子,而一場以軍莫名的誤殺意外,不僅合理了激進份子的宣戰理念,也逼使他不得不選邊站,整部電影也一下落入極度沈重的課題裡。

在看完這部電影兩個多月後,依然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是男主角跟巴勒斯坦愛人訴說童年時母親渴望拉近社區裡以、阿家庭母親、孩子們的距離卻被澆了一盆冷水的往事,當歌聲、回憶伴著兩人互換角色的性愛時,那溫柔、包容的影像和聲音,產生了極大的震撼與感人力道。另一個是電影的結局,但給我的感覺正好相反,和【男人的心中只有男人】一樣,伊藤福克斯最後總是掉到過於一廂情願的窠臼裡,並非他給的選項不可能發生,也不是立意不夠動人,而是當他先前漂亮地交織出眾人綿密的關係與難解的衝突後,那種簡單化了的結筆,難免虎頭蛇尾。



沒有留言: